我買香水的地方

一直以來都有香友會傳訊息問我在哪買香水,最近有越來越頻繁的趨勢,這讓我決定寫篇文章來介紹我常逛的網站和店家。但在進入主題之前想先跟香友說一下,有時我會收到口氣不太好的信件或留言,質疑為何他都找不到我介紹的香水?又或是我買的那價格他怎麼都買不到?後來一問對方住哪,才發現不是住亞洲不然就是澳洲或其他地方,但明明我自介裡有說我住美國,文中也不時會提到,所接觸的網站或店家都是美國境內或能寄到美國的網站,和對方會去逛的網站當然不一樣,找到的價格也不一樣,我通常都還是會好聲好氣分享對方我住哪和在哪買,甚至還會幫忙查詢有沒有寄到對方的位置(其實在各個網站最下方的shipping裡都會有寫),或者幫忙查價格,但對方常常一聲抱歉或謝謝都沒就不見了,讓我真是滿腦子莫名其妙?反正以後我再遇到這類口氣不佳的香友,我就會直接複製貼上這篇網址,不想再浪費時間給沒禮貌的人。當然這篇文章的主旨還是為了分享資訊給好奇我在哪裡買香水的朋友,我會附上網址或住址,希望能幫助到你們找到喜歡的香水。

這篇文章全是我個人的購物心得,並不代表每個人都會和我有相同的購物體驗,尤其是下面所提到的打折網站或二手網,打折網的商品多是過季、過期或瑕疵商品,品質不一,而二手網則得看賣家的良心和買家運氣,我的心得僅供參考,還請自行多加研究並審慎評估想購買的商品,如購物後有問題請連絡商家,我並無法幫忙解決喔!以下我會分類成實體店家美國小眾品牌網站美國打折網站美國境外網站美國分裝香水網站老香購買網站,未來有什麼新發現也會繼續更新。

點此閱讀全文

當香水瓶蓋打不開時,請使用這個終極開瓶技巧

喜歡收集老香的朋友,一定都遇過香水瓶蓋打不開的問題,尤其是老式的沾式香精,由於瓶蓋大多是玻璃材質做的,一但油性的香精跑到瓶口處,乾掉了以後就會把瓶蓋與瓶口的小縫隙給封住,加上歲月的洗禮之下更是穩固了結構,於是香水瓶就像被膠給封死了一樣怎麼都打不開。但我昨天發現了一個超好用的方法,首先請先準備好以下工具:橡皮筋和鉗式扳手。接下來就來聽我講這個開瓶故事吧!

昨天在幫新買的老香精拍開箱影片,開箱開到一半發現瓶蓋轉不開,於是只好停止攝影,使盡吃奶的力氣試圖打開,可惜它就是安如泰山,於是我拿出跟其他香友學的招數,用吹風機的熱風吹個幾分鐘,加溫後再試圖扭開瓶蓋,來回試了幾次但還是失敗,我的手都起水泡了,它就是絲毫不動,只好先擱置著等老公回來幫忙。

點此閱讀全文

Aged Essential Oil-70歲檀香油、15歲和7歲的廣藿香、8歲的海狸香

最近有點倦怠感,主要是沒聞到什麼讓我有靈感的香水,雖然有試到一些香水覺得似乎可以寫寫,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常常寫了一小段就再也想不出什麼有意義的東西,draft累積的越來越多,可惜沒一篇能完成,畢竟我不是文字想像力特別豐富的人,得有實際、確切的感受來描繪才能寫作。前幾個月意外地在網路上發現Essential Oil Apothecary這個天然精油供應商,他們也在Etsy上販賣精油,評價非常高,特殊的地方是,他們有賣一些陳年的精油,尤其有款1952年保存至今的檀香油,讓我實在太好奇了,原本覺得價格不斐而沒下手,但在沒創作力的這些日子想起它,讓我有莫名的渴望,鼻子很想要聞到新鮮有趣的東西,於是決定買點來聞聞看,也順便買了不同年份的廣藿香和海狸香來試試,這篇文章為我地聞香紀錄。

點此閱讀全文

倩碧 Clinique 不老藥/芳香精粹 Aromatics Elixir 新舊版本比較 Vintage & Modern Comparison

有時候我覺得香水和食物滿像,有些食物我不會想天天吃,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非常渴望,恨不得馬上吃到,而香水也一樣,對我來說Aromatics Elixir就是這種香水,雖然不常使用,但每次穿上它都能被它綻放出的成熟自在風采所感染。

之前看到Super Dacob對Aromatics Elixir的review,覺得講得實在真好(雖然他近期很少拍攝香水相關的影片,但早期他的影片裡有很多不錯的精品香水評論,我尤其推薦香奈兒系列),他說Aromatics Elixir是西普香水的後母(stepmother)時我都忍不住笑出來!他另外提到一件讓我覺得有趣的事,1970年代對於芳香療法aromatherapy這個字的理解和現代很不同,1970年代那時不論在餐廳、診所⋯甚至飛機上,幾乎每個地方都可以抽菸,那時芳香的主要功能是為了掩蓋菸味或環境裡不舒適的氣味,而Aromatics Elixir對於菸味有非常好的掩蓋,甚至可以與之融合成不錯的香味,所以還滿推薦有抽菸的人可以試試。他還說以前Aromatics Elixir是讓人用來疊香的,但我猜因為它的香味對現代人來說實在太強烈,所以沒有人再提到它的疊香功能,據Dacob説他試驗疊香後覺得很成功,我想之後也來試試,有疊出不錯香味的話再來分享。

我之前曾寫過Aromatics Elixir近代版本的心得,第一次聞就覺得滿上癮,且越穿越喜愛,於是開始好奇舊版本會有什麼不同,之後一直有在二手網站上觀察有沒有人在賣,後來發現Aromatics Elixir從80年代開始包裝的變化就不大,所以在尋找舊版本時,觀察細節變得很重要,今天這篇文章除了比較新舊香水的香味之外,我也拍了包裝照片給大家看一下新舊包裝上的不同,這樣會方便以後想尋找復古香水的人。

點此閱讀全文

英國廣播公司 BBC 香水紀錄片 Perfume documentary

前幾天的在Youtube上面看到這部由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所拍攝的香水紀錄片,裡頭有許多香水界的知名人物出現,聊到的議題也相當廣泛,有像是調香師這個行業的訓練、行銷、設計、國際市場的差異⋯等等,攝影橫跨了多個國家,從法國、英國、美國到巴西,內容豐富有趣,也挺引人思考,讓我看完忍不住想來分享一下。這部紀錄片總共長達近三個小時,並被分成三集播出,我查詢了一下時間,拍攝時期應該是在2010年,然後在2011年播出,雖然已經時過一載,但現在來看並不會覺得過時,喜歡香水的人或對香水這行業感興趣的人來看這部影片應該會有所收穫,以下我將分集淺談各影片內容、自己查到的資料與看完影片的想法,文章裡有許多劇透,如果想自己觀看影片的朋友請先按播放並放大影片,看完影片再看我的文字,懶得看這長達三小時的影片也可直接看我的文章,看完也歡迎留言討論喔!

第一集我覺得相當精彩,因為這一集的其中一個主要內容是在跟隨嬌蘭Guerlain當時的調香師,也就是Jean-Paul GuerlainThierry Wasser,而拍攝時期,他們正好遇到Jean-Paul Guerlain的種族歧視言論事件,影片也呈現出了事件前後的差異狀況。從影片一開始不難看出Jean-Paul Guerlain是個滿自負的人,身為嬌蘭家族第四代,他對量產與市場行銷嗤之以鼻,但其實他將自家產業售予LVMH集團後,等於是親手將嬌蘭推向這個時代洪流。而被Jean-Paul Guerlain親選為品牌設計師的Thierry Wasser在影片一開始對Jean-Paul Guerlain不斷恭維,從小失去父親的他,甚至把Jean-Paul Guerlain認作是自己的乾爹,但這層看似溫馨但也奇妙的關係在Jean-Paul Guerlain的失言風波後就打散了。

點此閱讀全文

香水實驗室 Experimental Perfume Club 網路香水教室(後續心得)

2020年時,因為想增進對香水的各方面知識而加入了Experimental Perfume Club的網路課程,當時有寫了一篇上課初期的心得,後來陸續有朋友來問我上完課後的感想,於是讓我決定再寫一篇上課完的總心得,讓對這學校好奇的香友們有更深入的了解。

Experimental Perfume Club來自英國,講師兼主理人Emmanuelle Moeglin在ISIPCA拿到學位後,曾在歐萊雅L’Oreal普伊格Puig工作了十年,之後才成立了這個香氛教學中心,專門介紹基本香水學和調香基礎⋯等。我當初買的是Fundamentals of Perfume Creation這個為期六週的課程,影片加起來大約有七小時,但看影片時要不段停下來自己聞原料和做筆記,然後自習、自己試驗調配香水也得花時間,所以整體要花上至少20~30小時以上的時間來完成整個課程。這個課程當初花了我600英鎊,也就是大約780美金,今天上網看已經漲價到990美金,當初還另外多花了50英鎊的教學材料運費,我還發現網站上有多一些新的課程,我非常建議對這學校感興趣的人可以先去他們網站看一下免費的迷你課程喔。

點此閱讀全文

幾個小知識來判斷復古老香的年紀

不知道喜歡復古香水的朋友是不是和我有一樣的困擾,就是在二手網站上常常看到喜歡的老香但卻無法判斷它的年份,像我前陣子在網路尋找Aromatics Elixir的復古版,發現從199X年開始它的包裝就沒什麼變,實在很難從幾張圖片來斷定是不是真的老香,但在我仔細研究後發現,只要知道一些資訊就可以輕易從香水瓶與包裝來判斷它的年紀,真的很實用且方便呦!我下面隨著時間從古至今來列出資訊:

十九世紀後期到二十世紀中葉,此時期的香水最明顯的特色就是玻璃瓶上有壓紋/浮雕的花紋或字樣,尤其瓶底通常會有標示品牌名稱、製造工廠或其他重要資訊的紋字。

1930年以後,玻璃紙包膜才逐漸被廣泛使用。

1930~1940年間出現了一種容量名「dram」,1 dram等於5ml或1/8oz,這個容量標示大多出現於隨身型香水。

1940~1945年這段時間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當時的香水瓶的標籤會出現這段文字「returning this bottle to the perfumer is a national duty」,但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有。

點此閱讀全文

了解「醛香」的真面目(二)

從上篇文章我們可知醛的化學組成是由碳(Carbon)加上氧加上氫再加上其他東西,而這個官能團會因為其連串的碳數多寡而產生不同的氣味,而通常碳數越多的醛所產生的香氣會越怡人,從1~6個碳數的醛為輕量醛,香味則比較不那麼美好,甚至可以說難聞,通常會有水果腐爛或刺鼻的味道,但當經由相當有經驗的調香師之手,這些難聞的醛也可以作為原料,拿來以點綴式的帶出特殊的嗅覺氣氛,例如乙醛Acetaldehyde聞起來有空氣感而有時會被拿來加入鈴蘭香調中,Hexyl cinnamaldehyde則帶有植物感的花香,所以有時會被用於茉莉、梔子花和晚香玉香調之中。

碳數較多的醛也被稱為肥質醛(fatty aldehydes),這類醛香含有7~13個碳數,它們通常具有令人愉悅的花香或果香,也因此在香水裡十分常見,而且只要少量的使用就很容易能聞到,而香奈兒五號裡的醛香便是使用這類的醛,其中含有C10、C11和C12,由於五號的成功,使得之後許多品牌也都以這個組合的醛來調製香水,而這個有氣泡感的香氣也被多人誤認為就是醛香的味道,其實並不然,醛香還有更多、更豐富的種類,以下我就來介紹最常被使用的幾個肥質醛香:

點此閱讀全文